东北煤城鸡西再现惊喜,153元/平房价,65平小屋仅售1万元,真实背景令人感慨

鸡西 更新于:2025-10-16 06:28
  • 用户673306815772
    /平的房子,不是段子是东北煤城的背影
    当黑龙江鸡西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挂出1万元总价时,每平方米153元的单价像一根刺,扎破了关于"房价神话"的最后幻想。在社交平台10万+的转发量里,有人惊叹"白菜价不如",有人质疑"是不是噱头",但只有真正读懂东北资源型城市命运的人,才会在这串数字背后读出沉重的叹息。
     
    中介轻描淡写的"少数现象",掩盖不住现实的肌理。安居客上644元/平的小恒山小区房源,房天下里648元/平的毛坯房,58同城上扎堆的数百元单价房源,共同勾勒出鸡西楼市的另一面。这些房子并非不能住——步梯顶楼的房源刷过墙漆,瓷砖贴到半墙,暖气水电一应俱全,楼下还有健身广场与医院配套。可就是这样能遮风挡雨的居所,连一线城市一平方米的零头都不值。
     
    "靠近矿区""远离中心""房东急售",中介的解释精准却冰冷。鸡西与鹤岗、双鸭山一样,带着"煤城"的烙印降生。曾几何时,煤炭是"黑金",支撑起城市的繁华与荣光,让这里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。但资源依赖的魔咒从不缺席,当煤层日渐枯竭,当年轻人口持续外流,房子便成了最直观的牺牲品。就像鹤岗十年间常住人口减少15.8%后,房价跌入谷底一样,鸡西的低价房本质上是人口流失与产业空心化的必然结果。
     
    更令人揪心的是,这种景象正在东北大地蔓延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8月东北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下跌,哈尔滨、丹东二手房环比降幅达0.4%,锦州同比下跌6.7%。所谓的"点状回温"在整体颓势面前,显得格外微弱。那些低价抛售的房东,或许是带着积蓄南下的年轻人,或许是随子女迁居的老人,他们留下的不仅是一套房子,更是一座城市的青春记忆。
     
    有人把鹤岗、鸡西的低房价当成"躺平圣地"的噱头,却忽略了背后的生存困境。当18-34岁人口占比仅15.8%的鹤岗在转型中挣扎时,当鸡西的石墨产业尚未撑起经济大梁时,低价房从来不是福利,而是城市转型阵痛的具象化表达。它们像一面面镜子,照见资源型城市的迷茫,照见人口流动的无奈,更照见区域发展失衡的隐忧。
     
    153元/平方米的房价,终究只是个极端符号。但它撕开的伤口需要被看见:那些为国家工业化奉献过的城市,不应在资源枯竭后独自沉沦;那些坚守与离开的人们,都值得更有尊严的生活。当我们谈论这些低价房时,与其惊叹数字的魔幻,不如多问问:如何让煤城们走出转型困境,如何让更多小城留住年轻人,如何让房子重新成为家的载体而非负担。
     
    否则,今天鸡西的1万元房源,或许就是明天更多资源型城市的缩影。这不是预言,而是需要警惕的现实。#鸡西房价#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